• <p id="lrhw8"><strong id="lrhw8"></strong></p>

    1. <table id="lrhw8"><strike id="lrhw8"></strike></table>
      您的位置: 首頁 >院況簡介>我院概況

      我院概況

      cddf03e5987c4a319554cad7785673a3.png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是甘肅省委、省政府直屬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綜合性智庫。前身為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1968年機構撤銷。1978年初恢復甘肅省社會科學研究所,1979年10月改名為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全院占地面積約35畝,其中建筑總面積3.12萬平方米。近年來,我院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4月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要求,聚焦大經濟、大文化、大管理3大主業板塊,致力于打造西部最具國內影響力的“特色智庫、高端智庫、數字智庫”。

      2016年在國內有關方面的網絡影響力評價中,我院是甘肅入圍的兩家智庫之一。2017年,我院“甘肅省文化資源云平臺暨名錄建設”獲得“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原創獎”,這是改革開放后該獎項評審7屆以來,繼“申辦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方案”之后的第三個“原創獎”。2019年,我院與哈薩克斯坦中國研究中心合作的《中國哈薩克斯坦友好關系發展史》項目,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批準為“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重點任務”。開發的“華夏文化資源云平臺”“甘肅社會科學在線”兩個大數據平臺分別正式上線,在數字智庫建設中走在全國智庫前列。

      一、機構編制

      (一)機構情況。省編委批復我院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內設處級機構20個,分別是9個職能機構(內含2個掛副牌):辦公室、科研處(學術合作處)、人事處、行政計財處、監察室(機關黨委)、工會、后勤服務中心;11個科研和科輔機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所、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研究所、農村發展研究所、文化研究所、絲綢之路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所、決策咨詢研究所、雜志社、圖書館。另有2個省級學會,7個院屬研究中心、19個所屬研究中心,有與西北師范大學聯辦的倫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還有院屬 “蘭州隴智物業管理公司”。

      (二)編制人員?,F有事業編制154人,職工150人。專業技術人員104人,其中高級職稱60人,國務院特貼專家10人,省優專家3人,省“333”、“555”人才7人,“四個一批”人才5人,省 “領軍人才”10人。

      二、“三定”職責

      根據中共甘肅省委《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實施意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我院職責是:實施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工程,以省社科院為依托“建立甘肅智庫聯盟”,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開展重大決策調研、公共政策研究和第三方評估,提供決策咨詢、政策和規劃制訂、評價和評估服務,建設省級重點智庫、國家高端智庫。主要是:

      (一)作為全省唯一一家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承擔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研究基地的作用,在社會科學各門具體學科發揮意識形態的主流表達作用,并成為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科研活動中心、社科研究人員培訓中心、社會科學數據信息咨詢中心。

      (二)作為馬克思主義和黨的最新理論研究、宣傳的重要陣地,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發揮主陣地作用,開展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和黨的最新理論研究,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工作;以省委省政府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重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道路的甘肅實踐服務,發揮闡釋理論、解讀政策、研判社會輿情、引導社會熱點、傳播主流思想價值的積極作用。

      (三)作為省委省政府的綜合性智庫,發揮省委省政府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及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應用對策研究,包括參與政策法規制訂、重大問題調研、重要政策與工作評估、編纂年度系列《甘肅藍皮書》、隴上學人文存,建設分院基地、數據觀測點,承擔各類項目和規劃,提供信息要報,出版刊物,“建設共建共享的社科文獻中心、綜合數據庫和甘肅哲學社會科學信息交流平臺”等,為甘肅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服務。

      (四)作為甘肅特色文化資源的研究中心和數據中心,承擔全省文化資源普查及普查后的專題深入研究和弘揚利用,建設華夏(中國)文化資源數據云平臺,打造國內第一個綜合性的集文化資源信息存儲、檢索服務、產業開發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大數據平臺,將各地文化資源接入云平臺,引領文化資源數字化國內標準,服務黨政工作,服務社會。

      三、黨建工作

      (一)落實主體責任。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組織召開省社科院第一次黨員大會;開展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加強基層黨建;抓好院黨委、中心組、支部等不同層面學習,圍繞中央、省委重大工作加強組織文章在“四報一刊”、甘肅日報發表;堅持不懈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堅定做“兩個維護”表率;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重要陣地作用;組織創建文明單位,2018年度成為省直機關文明單位。

      (二)推進主題教育。院黨委把主題教育擺上重要日程,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最突出的主線,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各方面,舉辦讀書班,采取專題輔導、院領導領學、集中研討交流、中心組專題學習等形式,深入開展學習教育。舉辦道德講堂,召開領導干部研討交流會,組織主題教育調研成果交流會,交流調研成果。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推動重點工作相結合,切實做到兩促進、兩不誤。

      (三) 加強精準扶貧。實施產業扶貧,在清水縣山門鎮關山村、大集村分別投入扶持資金建成8座、6座木耳種植大棚,關山村預計第一茬能產成品木耳1436斤,收益71800元,年收入將達到21萬元左右,戶均增收2210元;實施文化扶貧,院專家撰寫《四十二年村官路》發表于人民日報海外版,牽頭召開“寫意清水?助力脫貧”文學筆會,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省委研究室發來賀信,天水日報連續發表5篇長篇通訊予以報道。

      四、科研概況

      建院以來,不斷推出高質量、有影響的重要成果,為發揮隴原智庫作用,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和促進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一)提升基礎業務。每年完成各類科研成果500項左右,包括:1.承擔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華青年基金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省社科規劃項目、省軟科學項目、省部項目、橫向委托課題、院級項目等各級各類課題;2.在國家和省級報刊公開發表論文、研究報告;3.出版學術著作;4.完成各類調研、咨詢報告,第三方評估報告;5.科研成果的省部級以上獲獎。

      (二)強化咨政服務。主要有:1.以系列化的年度《甘肅藍皮書》為平臺,圍繞精準扶貧、一帶一路、宏觀經濟形勢、綠色發展、南向通道、鄉村振興戰略、“三變”改革、文化旅游等當前關系我省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開展選題研究。形成了獨立編撰《經濟》《社會》《文化》《縣域》《與情》,合作編撰《住建》《民族》《酒泉》《商務》《西北》《平涼》《文化建設》《精神文明》等藍皮書的格局,居各省區市社科院前列。2.被中央、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和采用的研究成果增多,其中,《扶貧與扶志扶智相脫節的問題研究》課題成果被中宣部《決策參考》采用;《甘肅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需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獲得省政協主席歐陽堅、副省長何偉批復;《甘肅省政協整合縣級幫扶力量,實現幫扶效益最大化的調研報告》得到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的重要批示;《我省發展租賃型商品房的政策建議》得到唐仁健省長批復。3.發揮思想理論主陣地作用,以“甘肅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署名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發表的文章居全省高??蒲袉挝磺傲?。4.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重要政策、有關規劃和重大項目開展第三方評估,承擔的全省精準脫貧第三方評估成果,被省委省政府采用;與海南中改院合作承擔了省政府委托項目:新時代甘肅融入“一帶一路”打造“五個制高點”,“甘肅融入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編寫的《如意甘肅》,在第三屆敦煌文博會上被作為禮物贈送中外嘉賓。5、支持專家學者通過擔任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咨詢專家等社會職務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

      (三)實施重大項目。1.適應社會科學數字化趨勢,聚力打造了“華夏文化資源云平臺”“甘肅社會科學在線”兩個大數據平臺,走在全國智庫前列?!叭A夏文化資源云平臺”是國內第一個綜合性的集各省區市的文化資源存儲、文化資源展示服務、文化資源產業開發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大數據平臺。自2013年起,在完成全省性的文化資源普查,實施數字化錄入獲取40多萬條數據,打造全國第一個省級涵蓋了20大類文化資源的大型數據庫—“甘肅省文化資源云平臺”并上線運行的基礎上,改版升級為“華夏文化資源云平臺”。2019年8月31日,在中國(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省政府舉辦的“五個制高點論壇”上,由唐仁健省長啟動上線?!案拭C社會科學在線”是全國第一個綜合性的匯聚省(區市)域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黨校(行政學院)、黨政研究機構、學會研究會等的社科人才、社科成果和社科活動信息,集社科數字資源信息存儲、檢索服務、推動研究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大數據平臺。該平臺以打造縣域農村、對外開放、資源環境、改革論壇、社科成果、社科院庫等6個系列專題數據庫為支撐,涵蓋全省社科領域數字資源,2019年10月18日正式啟動上線。2.編纂出版50卷本《甘肅省文化資源名錄》。3.實施聯合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官方智庫共同編纂《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友好關系史叢書》項目,其中,與哈薩克斯坦中國研究中心共同編撰《中國--哈薩克斯坦友好關系發展史》的中文版已獲中央宣傳部、外交部批準出版;塔吉克總統拉赫莫簽發總統令,批準其總統戰略研究中心與我院共同編纂《中國--塔吉克斯坦友好關系發展史》,俄文版出版并在杜尚別舉行了出版儀式。4.首倡并聯合有關兄弟社科院進行了唐蕃古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前期研究項目,推動解決甘肅南部的世界文化遺產空白。5.啟動“藏水入甘”工程前期研究項目。

      五、平臺建設

      加強智庫平臺建設。1.編輯出版《隴上學人文存》,作為學術積累工程,每年選擇十位名家出版10部。2.編輯出版《甘肅社會科學》《開發研究》等學術雜志,《甘肅社會科學》為CSSCI來源期刊、全國社科百強期刊、首屆甘肅省“十佳期刊”。3.編發供有關方面參閱的《呈閱件》《甘肅省社會科學院要報》《專供信息》《思想理論動態》等系列要報,省委確定《呈閱件》為送常委參閱的要報。4.建設整合我院各類數據資源的大數據共享平臺。5.建設分院基地,陸續設立了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酒泉分院、白銀分院、天水分院、平涼分院、武威分院、河西分院、永昌基地、金塔基地、蘭州市黨建研究基地等。6.設立數據觀測點,在酒泉、金昌、天水等地建立了數據觀測點。

      六、智庫合作

      加大開門辦院,與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合作機制。1.推動省院合作。甘肅省和中國社科院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實施干部雙向掛職,建立中國社科院國情調研甘肅省基地;2.與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哈薩克斯坦中國研究中心、塔吉克斯坦總統戰略研究中心、韓國產業研究院、阿塞拜疆國家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等國內外知名智庫,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展雙邊合作;3.以院屬的“敦煌哲學學會”、“甘肅省智庫發展研究會”暨與西北師大、省委黨校聯辦的“安寧智庫聯盟”等為平臺,舉辦論壇交流;4.承辦全國社科院系統或區域性社科院的工作會、研討會。


      手機版
      日韩精品亚洲成本人
    2. <p id="lrhw8"><strong id="lrhw8"></strong></p>

      1. <table id="lrhw8"><strike id="lrhw8"></strike></table>